- 相關機構: 貴港城市在線
- 電 話:
- 網 址:http://
- 感謝 gxgg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納
清光緒《貴縣志》記載:“義列豕,在郭南里山邊村三木社地方。咸豐六年(即1856年)丙辰冬十月二十二日,黃存義與梁培友,李七等率眾攻山邊,山肚兩村,紳民死守力竭村破,男女老幼及外來避亂者六千余人同時殉難,血膏在野,尸骸暴露,后鄉人撿以合葬,春秋致祭。光緒三年,邑紳臚烈事跡,呈請巡撫涂公宗贏,優恤,置田建祠,春秋致祭!
1856年是鴉片戰爭后的十六年,清朝已是喪權辱國,外欺內亂的年代。當時太平天國起義遍及全國。陳開在桂平建大成國,自封為王。黃鼎鳳駐扎平天山,在貴縣西江以北稱王,黃存義以南江為據點,在貴縣西江以南稱王。他是南岸天地會的頭,他的文化修養,心胸,品德良心決定了他只能是亂世中涌現出來的曇花一現的土匪王,他成不了象石達開一樣有歷史口碑的英雄。當時他對周邊的村落威嚇有加。他曾向山邊村勒索保護費。當時山邊村的領頭人譚仁是個武功高強的硬漢子。他讀書勤奮,還是個癢生。是個靠自己的真實本事生存發展的正統主流的勤奮智慧人物。他看不起黃存義,他不買黃存義的帳,就象林沖看不起王倫,石達開看不起韋昌輝一樣。雖是鄰近村,但志不同,道不合,話不投機,言語不合,就動起武來。在公平交手中他多次打敗黃存義,讓黃存義丟了面子,讓他心懷羞恥,滿肚切齒憤恨落荒而逃.黃乘船逃到桂平陳開那里搬救兵去了。黃存義從陳開那里搬來三萬大軍,乘船西上直到山邊村村邊附近登錄。在黃存義的兵剛到達貴縣時,政府的清兵曾打敗打退過一次黃存義的隊伍。但黃存義,梁培友,李七可是有備而來,帶著報仇雪恨的目標瘋狂前來,后續部隊綿綿不斷而至,終于把清兵打跑了。三萬大兵把山邊山肚村團團圍住。如果單挑一,黃存義決打不過譚仁這個武舉人,如果三,四千人對二千人,黃存義也決攻不進山邊山肚村。但現在是從桂平搬來的三萬人對二千人,(村中其它四千人是婦幼老弱病殘),眾寡懸殊啊。譚仁見情況危急,只能捎信給其它村的盟友伍XX讓他帶兵前來支援。伍xx帶了五百兵來援救,但毫無義疑五百人肯定被三萬大兵打敗。山邊村被攻破了。譚仁帶領村民逃上村后的兩個山頭,幾百婦幼躲在山洞中。黃存義對譚仁和山邊,山肚村民恨之入骨,進到村中見人就殺,不論男女老幼,務必斬草除根。黃存義在村中大屠殺后,仍不放過逃到山上的人.他們追擊到山頭上,逼迫山頂上的山邊人都跳崖自盡。譚仁當時就是從山頂上跳下去自殺的。有些山邊人不肯跳,黃存義叫土匪用長竹桿推戳逼迫他們跳下去。有幾百婦幼病老躲在山洞中,黃存義又叫人用火煙薰死這幾百婦幼老弱。這樣,村中六千余人當時只有幾十人逃得出去,又有幾百人是事先離開村莊放外村寄養才幸免于難。那整個村莊常住人口的的99%的人都死光了。這死難的六千多人中還有暫時來走親戚的人;還有以為譚仁武功高強,在他村中安全可靠而特意到山邊村避亂避難的人,黃存義不管三七二十一,一個也不放過,通通殺死。他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啊.這個村莊就這樣全村被滅了,如果不是有幾百人寄養外村,有幾十人逃脫的話,那真的是村莊滅絕,近千家庭滅絕永遠消失了!當時此村尸骨遍地,殂蟲橫行,血腥惡臭沖天。在其后的整整一年多時間里,整個村莊無人敢居住,也沒有人來收尸骨。
整個村的六千多人被屠殺,除了有三十幾人能從現場逃脫外,所有當時留村的老百姓100%都被屠殺。即使連逃跑的人在內,屠殺率也高達99.5% 。連南京大屠殺都達不到這個屠殺百分比。所以說山邊大屠殺的悲慘程度竟超越了南京大屠殺。連婦幼老弱都殺這個舉動決不是黃存義的勝利。這個暴行把他釘上了歷史恥辱柱,就象當年的希特勒一樣。那六千多白骨冤魂在對天呼喊:“黃存義濫殺無辜有罪!”四年后黃存義戰敗被凌遲而死。此即惡有惡報也。